发布日期:2025-03-05 11:35 点击次数:188
味咸(《本经》:“味咸温”。陈注),入手太阴肺、足阳明胃经。行凝涩而断血漏,涤瘀浊而下气逆。
【要义简释】
旋覆花通血脉而行瘀涩,能除漏滴,清气道而下痰饮,善止哕噫。
此言旋覆能“行血脉之瘀”,但未明言其入肝、心经,且又归于肺脏此卷,大致似以涤痰下气为胜。然能以之为君而行血脉之瘀,其行瘀之力应亦不小。
此药之涤痰止呕哕,近于竹茹。《中华本草》等言其性微温,异于竹茹。
365建站客服QQ:800083652旋复花之能,可概为“行瘀、下气”。
《药性琐谈》(江海涛)称,旋覆花“既善治痰饮阻肺的咳喘,又善治饮停胁下的胁痛。……既能辛散又能润降或许就是旋覆花的特点。”可参考。
【应用参考】
《中药大辞典》载旋复花有“抗菌”等药理作用。《用药杂谈》(汪庆安)称,旋复花“对顽固疾病,剂量可加大到40g以上”。(支气管哮喘)
附录:
肺经用药简介
肺宜清。清肺药大致可概为:“润、发、涤,破、消、散,敛、补、利”等不同类型。
“清而能润”:栝根、麦冬、葳蕤、知母、沙参。
“清而能发”:鸡子白。
“清而能涤”:栝实、竹叶、竹茹、瓜子。
“清而能破”:射干、贝母、紫参。
“清而能消”:猪肤。
“清而能散”:石膏。
“清而能敛”:百合、柏叶、柏实、桑白皮。
“清而能补”:天冬、玄参。
“清而能利”:白薇、石韦、文蛤、白茅根。
肺之他病,不用清凉者,大致有如下类型:
“敛气、收脱”:薯蓣、五味、诃黎勒。
“下气、涤痰”:白前、皂荚、旋复花。
365站群“驱饮、逐寒”:细辛、干姜。
“温肺、润燥”:紫菀、款冬。
“降浊、消郁”:杏仁、橘皮。
“破壅、行瘀”:薤白、桔梗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